新型干法水泥窑各部位所应用的喷涂料
1、旋风式预热器
这套装置包括一系列的立式“旋风式”热交换器,竖式排列。互相间有管子联结均化后的生料下行,同时窑里排出的废气上行。在每个热交换器中废气与生料进行热交换,使生料逐渐加热。然后通过管子落入交换器,每台窑具有单系列或双系列热交换器,温度从300℃(交换器入口)到1100℃(交换器出口)。三次风下部燃烧室喷嘴处附近温度会更高一些。
建议用耐火衬料:重质喷涂料16(1HR—DG16);重质喷涂料18(HR—DG18)。
以前这些热交换器绝大多数是用砖砌筑的,施工时间长而且设计复杂。目前一般用浇注料或喷涂料加不锈钢锚固钩的方法进行施工。衬厚150~250mm,通常单层,但有时也用50mm的轻质喷涂料10(LG—10)作底衬。
2、进料槽(亦称下料斜坡)
物料处热交换器后,温度达1000℃的热物料先通过一个大的进料溜子再进入回转窑。由于燃料或物料本身的原因,在某些水泥厂,这个部位的耐火材料表面很快形成结皮(可达100mm厚)。如果原料的碱含量高或燃料(煤)中氯化物含量高,那么形成黏结堵塞,破坏交换器耐火衬表面,阻碍物料流动和废气排出,可用钢钎敲击或用高压水枪喷射除去结皮。冲击、磨损、急冷急热现象对任何耐火材料衬料都会产生破坏。但喷涂料要比砖衬持久的多,因为砖衬的缝隙受侵蚀严重。如果结皮己与耐火材料内面起反应,那么清除结皮时间很可能要带掉一块衬料表面。因此,这个部位的维修频率高,从而造成停窑抢修,影响窑的周期运转率。
建议用料及施工方法:高强喷涂料16(HR—DGl6);碳化硅高强喷涂料S2O(HR—S2OG)。
衬厚200~300mm,在边墙和斜坡上焊接1铬18镍9钛321型不锈钢锚固钩,通常不用绝热层,可以用喷涂的施工方法,也可以采用浇注的方法。HR—DG16、HR-S2OG是一种抗碱性的材料,不与任何堆积物起反应,S2OG是一种含SIC的材料,效果尤其明显。另外两种材料的优点还在于气孔率低,高温下强度大,抗磨性强,耐急冷急热性好。
3、入口锥(进料锥体)
回转窑的进料端通常是锥形的,其衬料以前为形状复杂的砖。但由于换衬困难,现在一般采用浇注料,环境温度900~1100℃,磨损严重.粉尘大量沉积在这个部位,同时回转窑转动时该部分受应力影响。
建议用料:重质喷涂料16(HR—DGl6);高强喷涂料18(HR—DGl8)。
衬厚200~500mm,用铬25镍20“Y”型不锈钢锚固钩焊接。可喷涂施工,也可以采用浇注的施工方法,材料的选择要依据具体条件,以及使用寿命要求来决定。
4、窑头罩
窑头罩位于回转窑的排料端,喷煤管透过窑头罩伸入窑体内。该部位受一定程度的磨损,耐火材料表面有粉尘结皮并受火焰辐射,操作温度为1100~1200℃。
建议用料:莫来石喷涂料16(HR—DG16):莫来石高强喷涂料18((HR—DGl8)。
上述喷涂料适用于底部边墙和喷嘴墙及顶部,材料的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,一般先喷75mm的LG—10作底层绝热料,然后再喷200~250mm的工作层。使用的锚固钩为1铬18镍9钛321型不锈钢锚固钩,间距为250~300mm。
5、篦冷机
靠近篦冷机各侧面受到水泥熟料的磨损严重,在墙上部和顶部粉尘沉积量很大,时常需要吹洗或机械清除。后墙(靠近窑体内落下熟料的那一端);受机械磨损较严重,因为熟料先落在后墙上,再到篦板上,熟料温度从1300降到250℃。来自风机的大量空气进入篦冷机,形成急冷急热的现象。
建议用料:莫来石喷涂料16(HR—DG16):莫来石高强喷涂料18((HR—DGl8)。
工作面厚200~300mm,绝热层用轻质喷涂料10、厚75~100mm,用321型不锈钢锚固钩,间距300mm,许多厂家已把传统的拱形砖顶改为用锚固砖的平顶喷涂料或浇注料,其好处在于对墙进行定期修理时不影响顶部结构。
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有着湿法窑和传统干法窑无法比拟的优势,在不定形耐火材料的选型上也有别与其他类型的水泥窑,每个企业要根据自身设备、原燃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配置,提高水泥窑生产效率的同时,降低水泥企业的生产成本。